我覺得,這本書應該叫:《如何讓你找到「有成就感」的工作》才對!

 

最精彩的是褚士瑩寫的序,介紹了英倫才子艾倫。狄波頓創辦的「人生學校」,還點出人生就是「不斷探險」的精神。這本書,就是其中一門課。

 

作者舉很多實例說明,認為去追尋「自我滿足」的工作,即使是開家咖啡廳、當送行者都沒啥不好,這點思維跟國內大不相同。郭董曾說,現在許多台灣年輕人都以開咖啡廳為目標,讓他覺得很不可思議,他希望台灣人能夠以世界為舞台,不要有島國思維。

 

轉職生涯的藝術,在於「先行動、再反省」

 

如何開始開始行動?作者提出3種方法:

 

*職涯壯遊—1年換30份工作

 

*分枝方案---見習或實習,或上培訓課,邁開風險較小的步伐,上過幾堂課後,你就知道自己適不適合,因為沒有比親身體驗更好的方法。

 

*向人請益

 

作者最後甚至鼓勵大家應該創業,成為「自雇者」。我想,這也是因為當今社會,大家厭惡辦公室文化中的勾心鬥角,必須帶著面具過活。

 

作者也點出自雇者現實面的考量:收入不穩定、無法背負房貸。

 

我讀完認為,書中舉例中的工作性質,事實上也很難在人力銀行的工作欄中找到,但可能可以吸引到小眾,自行開工作室接CASE、開小團體班。

 

我也認為,這些idea很好,但台灣社會不像歐美那樣是多元化社會,可能大眾接受度沒那樣高。這本書的理念跟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很類似。

 

如果你屬於文藝復興式的通才,這本書很適合你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fe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