片名 The Fault in Our Stars(2014年),原以為是拿兩個小病友當背景的YA愛情故事,結果我邊看邊掉淚,不是難過,而是感動!
幾年前我發生意外,長期臥病在床,所以觀看時,那種對病痛的無力感、恐懼,又浮上心頭。
一開始男女主角是在支持團體認識的,台灣好像這種病友組織不多,大家都是在復健時才有機會碰到其他病友,投緣的話會交換心得。其實我真覺得該推廣支持團體,因為病友很需要彼此打氣、鼓勵!
我喜歡劇中一句對白:香檳,就是在品嚐星星!
前半段安排很浪漫,到了荷蘭後見到心儀已久的作家,劇情開始直轉急下。我喜歡這樣的安排,因為現實世界中,本來就是會有些許的失望、不完美。
片中有場戲,是他們陪著另一個失明的病友。丟雞蛋報復前女友。嗯,在理智面,我不鼓勵這樣做,但是,感情面上,我完全理解這種痛。
曾聽過一個安寧病房的志工說,碰過一個女病患,在最後的那段日子一直問她:「為什麼我男友一直不跟我聯絡?」,志工也是開導她好久。
我有個朋友也是癌友,他說好多人明明知道他的病情嚴重,還來騙財騙色,他跟我說,最傷心的是感情受騙。
對於生命這個嚴肅的課題,編劇帶到「安妮之家」,企圖以安妮正向又樂觀的話,給出答案。片中對這部分有深入的探討,不落俗套,值得細看。
片中演員都挑對了:
男主角總是帶著自信又陽光的笑容,
女主角有個性又不失細膩,我上網查才知道,原來她就是《繼承人生》裡,那個叛逆的大女兒!
威廉達佛總是能完美詮釋怪咖,這次也成功演出那個自暴自棄的作家。
我喜歡蘿拉鄧演的明理媽媽,不給壓力
作家在荷蘭的秘書 Lotte Verbeek,體貼聰慧,襯托出作家的粗魯,有點面熟,原來她在《黑道教皇》影集中也有演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