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完覺得,這就是「認知心理學」啊!蔡康永花了一整本書,就是在講這個。
蔡康永不愧是唸電影的,很會講故事,
用各種方法,告訴大家怎麼改變想法
如:
@「分身」—就是換個角度看事情
@二十年後再看這件事,你的感受還會一樣嗎?
這與對錯無關,但與「對你有什麼意義」有關
@漏水的木桶
@不要當愚公移山,而是改變自己
@用第三人稱,描述自己的感覺與情緒
@沒有完美的幸福,只有「自己的」幸福
@自卑,是作自己的絆腳石,
把「理想的我」去掉一半,它只是「理想」,不是「我」
@每問一次WHY,就多問一次HOW
@把劇中人當反面教材,抬槓對象,
你偏要說「我才不會這樣想」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