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,看到坊間一堆書都說,
「找到你的天賦、熱情所在,只要努力去作,就會成功」。
 

(書摘)找到你的天命:你最喜歡的「衰事三明治」是什麼口味?

 

 

但對此說法,我始終有疑惑。

梵谷之類的天才畫家,他是很努力、燃燒著熱情,
但等到他死後才出名的啊!
他本人沒看到,這算不算成功?
而且還是因為弟媳喬安娜多方奔走,把他的畫推向全世界。

梵谷生前窮困潦倒,還進了精神病院,

我當年到荷蘭阿爾勒小鎮時,就有很深的體會,

梵谷當年在這被當成瘋子,

如今該小鎮卻以他大發觀光財,

人間最大的諷刺,莫過於此。


 

遠的不談,以現實而言,

如果我是老師,我熱愛教學,也喜歡跟學生互動,

但我不喜歡校長、家長給的升學壓力,
一切以升學率為指標,

我很討厭這樣的教育體制,甚至有點想革命、改變。

我要怎麼辦?
 


如果我是導演,就算才華滿滿,喜歡創作,
但我最怕金主要我改劇本,對卡司下指導棋。
我也討厭「潛規則」,

我該怎麼辦?

 

如果我是律師,我想接平民百姓、低收入戶的案子,伸張正義,

但是,這樣我的收入來源,可能會有問題。
而且,大財團,甚至黑社會的壓力(戲劇中,大財團、黑社會都會出奧步),
我能頂得住嗎?


 

這不是假設,

記得多位大導演曾說,
他們很怕拍完片後去世界各地宣傳,比拍片還累!
Netflix紀錄片《電影的故事:你我的永恆的印象》,
就講了很多賣座片,

如《小鬼當家》、《阿甘正傳》,
其實當年根本入不了片場的眼,跟小媳婦一樣,資金短缺,
是製作方拼命保下,歷經種種艱難,
最後才得以問市的。


 

所以,我看到《人生需要來場小革命》書中這段話,
我特別有感觸,

覺得解答了我的疑惑。

 

部落格主馬克曼森(Mark Manson)說,
找到天命的秘密是,

誠實回答一個問題:你最喜歡的「衰事三明治」是什麼口味?


每個人都得想清楚,願意蹚多少渾水。

所以真正的問題不是「你對什麼有熱情?」

而是「你對什麼有熱情到願意忍受當中最不堪的一面?」


 

「如果你想要成為全職藝術家,
但你不願意看到作品被拒絕幾百次或幾千次,

那你的追尋還沒有開始,就已經結束。

 

如果你想要成為當紅的律師,
但你不願意忍受天天加班到三更半夜,

那我必須說你的前景不是很樂觀。


 

因為你如果夠喜歡。非常想要達成目標,
那你就不會在乎吞下「跟目標包在一起的衰事三明治」。

 

如果你想要懷孕當媽媽,

你就不會在乎害喜一整夜。


 

如果你真想要當牧師,

你就不會在意聽別人的問題與抱怨。

 

如果你想要看看這世界,
你就會願意冒著在火車上被扒的風險。」
 

(PS:
我對最後一個例子非常同意,
之前我到世界各地自助旅行,
要忍受旅程中的各種不確定,
也碰過吉普賽人想扒我錢包,幸好沒得手,但我有被驚嚇到,
還有種族歧視等種種不便,
根本就是大冒險!

但這不影響我對自助旅行的喜愛。)

 

=========

 

書名:人生需要來場小革命(舊版名:《創造力》)


原文書名:

Big Magic:Creative Living Beyond Fear

 

作者:伊莉莎白‧吉兒伯特

出版社:馬可孛羅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afe25 的頭像
    cafe25

    花。 酒 。 香

    cafe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