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連體嬰忠仁忠義的新聞,我先是震驚不敢相信!然後回想起當年連體嬰分割手術的轟動。
還是老三台的年代,電視新聞追蹤分割手術的過程、深度報導,
因為是高難度(一堆專家、外國案例都說不樂觀),大家都很緊張、關切。
謝天謝地!成功了!全民歡欣鼓舞!
團隊中的醫生們都成了名人,
台灣對自己的醫療技術,開始有了自信,
可以說是那個年代的「台灣之光」,台灣人共同的記憶。
多年後,還是高中生的我,到一家育幼院探訪,
我不太確定是不是看到兩兄弟(我記性太差),
只記得小男孩不能站起來走路,只能在地上爬行,旁邊拖著尿袋
我頓時懂了,什麼叫做尊嚴、隱私。
小男孩所承受的壓力、外界眼光,絕對不是常人所能承受。
我記得我回家後偷哭了好幾天,
為育幼院裡簡陋的環境而難過,擔心裡面的小孩們因為物質不充裕,過得不夠好。
可能因為如此,養成我出社會後,固定公益捐款的習慣。
雖然需要幫助的弱勢團體很多,
但我總是優先捐助育幼院,也是受此影響吧!
後來兩兄弟長大成年,我覺得新聞媒體報導他們的角度,已沒有當年友善
上次在電視上看到他們的新聞,
是他們發行自己的郵票,好像也是為了公益募款。
我記得有次修心理課「婚姻與家庭」時,
老師提到,忠仁忠義的父母之所以遺棄他們,一定有苦衷。
也許是他們很害怕,不知道該如何面對。
可是,我一直覺得,這對父母很殘忍:
小兄弟倆從小得要遭受身體上的折磨,
爸媽怎麼連愛,或是一點點支持,都不願意給?
看到連體嬰哥哥忠仁的新聞,除了難過不捨,也勾起我過往的回憶:
當時的台灣社會,
雖然經濟狀況沒現在好,
雖然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,但大家都有心想「拼看看」,不放棄!
整體社會氛圍是樂觀、積極向上的
願 連體嬰哥哥忠仁,在天上安息
也祝福弟弟忠義,一家平安健康
新聞來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