片名 I, Tonya (2017),看不到3分鐘,我就被劇中的媽媽(艾莉森珍妮飾演)深深吸引:她演技太好了!以前我們那個年代的虎媽、甚至是老師,就是這樣啊!高標準,用近乎羞辱的方式教育孩子!
女主角瑪格羅比,我是第一次看她的戲,
她詮釋的女孩:有個性,堅強、小小年紀臉上卻有著飽經世故的風霜。
她的戲很有爆發力,
尤其一場在上場前,
自己獨自坐在化妝台前化妝,
突然痛哭的戲,然後提醒自己要上場,立刻強顏歡笑
這內心戲看了讓人心疼她!
她眉宇間的神態,有點像影后茱蒂佛斯特
期待她有更多更好的作品
我邊看,邊覺得劇本有深度,有很多空間讓觀眾去思考(我最喜歡這種開放式,因為思考角度很多,也未必有標準答案):
1.我們不能選擇誰來當我們的母親,因為譚雅有這樣的媽嗎,所以她處理問題的方式,不夠成熟,她跟本不知道該怎樣面對問題
2.譚雅認為評審對她有偏見,明明她的表現好,但只因她沒有足夠的治裝費,所以服裝拉低她的分數
(其實很多考試都是評審以主觀好惡在給分,有時跟你的表現無關)
3.因為從小缺乏愛,所以愛錯人,老公只會給她惹麻煩
4.關於是否教嗦傷害另一選手,
我想起台灣每一陣子,總有體育明星爆出醜聞,
只能說,交朋友要小心,因為我們可能被豬隊友害死。
劇中,譚雅對成名(不管好壞)一事,下了結論
「美國人,總要有喜歡的對象,也要有討厭的對象」
我覺得,
一個人一生只會溜冰(或專注在某件事),其實是一場賭注
如果他身邊的人都另有所圖,
那更是一場災難!
想進演藝圈,想出名的人,都該看本片
你會看到,平日要下多少功夫苦練,日積月累的,背後努力的團隊很重要
成名之後,要承受的壓力有多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