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我對網路上一堆專門寫給銀髮族看的文章,是越看越生氣。
幾乎每篇都在宣導「本來不會,結果學了之後變老師」、「以前體力很差,現在體態不輸年輕人」。天啊!是在搞「新時代」、「身心靈」那一套嗎?看起來好像很勵志,其實又是另一種「比較」。
饒了我吧!我從小被比到大,難道老了還要跟別人比?
覺得這些簡直是「偽老年文」,寫這些文章的人,
他真的跟老年人相處過嗎?
老年人就是因為體力不行,才導致活動受到限制,
其實哪個年齡不是如此?
要是身體不舒服、長期被病痛折磨,
誰還有心情、體力去培養興趣嗜好?
請你回想你上次生病、很不舒服的經驗,
如果「放大」,延長成三年、五年,
你可以想想自己會變成怎樣:應該是滿臉倦容、心情一點都不美麗。
有次在書店無意間翻到這本書,覺得很平實
買回家一看,作者的建議都很實在
一樣是要你「每天出門」,
但作者就是去散步,去住家附近的圖書館寫作。
我覺得這種建議很好,符合老人家的體能狀態,
不用跑得離家很遠,都在熟悉的環境中,相對起來也比較安全。
作者引用日本前首相岸信介的養生名言:
「不要跌倒、不要感冒、遠離人情世故」
我看到這句拍手叫好!果然有大智慧!
前幾年因為養病之故,遠離社交圈,只跟幾個談得來的親友聯絡,真覺得心情清淨許多,也少了煩惱。
當然這種作法,與社會主流的「建立人脈」背道而馳,
我想這看個人吧!
我已經很厭倦去理會人情世故,覺得越單純越好。
作者也建議男人應該下廚,
在料理過程,可以訓練思考。
咦,我到沒想過,再仔細想想,還真有道理。
作者提到,因為穿了名貴的義大利皮鞋,
很容易引起別人注意,受到稱讚也飄飄然的
所以不要因為老了就不打扮,千萬不能有「反正老了就~」
這也提醒到我,
我現在都以T恤、牛仔褲為主,
好像應該修正一下
這本書很值得看,
我覺得有很多觀念革新,
根本不像是退休人士寫的
而建議的方法,都確實可行又不必花大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