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說多年前,第一家誠品書店還在仁愛敦南圓環那邊(敦南店是後來搬到另一頭)時,ERNO LASZLO就引進台灣了。現在新光銀行敦南分行的位置,當年好像是叫「TOPIC」的時尚百貨,一整棟都是服飾、美妝專櫃。我跟ERNO LASZLO最初見面,就是在裡面的角落小專櫃。
當年我還是踏入社會沒多久的新鮮人,
櫃姐很年輕,可能大我沒幾歲,又瘦又高的身材像是麻豆,面目清秀,
她跟我介紹他家的保養很簡單:
黑皂、化妝水、防曬乳,三樣就搞定!
儘管我早就看過相關廣告,報章雜誌有關ERNO LASZLO的介紹才靠櫃的,
什麼周潤發、好萊塢巨星都用這塊黑皂,的確深深打動了我!
但對當年的我而言,這就跟倩碧三步驟沒兩樣啊!
(當時二十多歲的女孩,肌膚能用的保養品就是倩碧)
但是價錢卻比倩碧高出許多!
我打了退堂鼓,持觀望態度,想看口碑如何。
沒多久,TOPIC收起來,ERNO LASZLO也退出台灣市場!
再次見到ERNO LASZLO,約是2012年後,
一改之前的低調行銷,
而是以奇特的洗臉方式,席捲美妝圈。
我還記得,當年我到SOGO忠孝店靠櫃,表明要購買黑皂時,
櫃姐看了我一眼就冷冷地說,「你不適合」,
然後也不介紹適合我的商品。
所以後來ERNO LASZLO會退出台灣市場,
我根本不意外!
前年,我透過pchome官網,終於買了黑皂,
心情很複雜,對我而言,就是「懷舊之旅」:如今有能力買,但膚質卻不適合!
一沾水,才發現它是泥狀,不是很結實,連水珠都是灰色!
我實在不懂,為何當年台灣發明那奇特又複雜的洗臉方法?
我看說明書、國外官網影片,
全臉擦上卸妝油按摩之後,先別洗掉,直接拿皂抹臉,再用沖水洗淨!
所以,國外是卸妝油跟皂,組合套裝一起賣。
依照原文,黑皂就是去角質專用,
我在用時,不禁連想到「貝佳斯的泥漿面膜」(我當年也買了),
明明是好商品,但在台灣也一樣,因為行銷不當,最後被弄得很廉價。
以我目前熟齡偏乾的肌膚,黑皂不是最適合我,
所以我只是夏天用,頂多一星期用一次洗臉,當去角質,洗完臉很乾。
或是奢侈的拿來洗澡。
盒子設計時尚,處處可見巧思,
還有凹口能架高皂身,方便拿取
原本洗臉皂家族五顏六色,更是一大敗筆,讓消費者選擇困難。
近年簡化成黑、白(美白)、黃(保溼)皂,
在amazon上,外國網友對黃皂的評價最高,
但大家公認,ERNO LASZLO的定價偏高,
類似的效果,還是有其他商品可以取代。
如果你是大油肌、男生,
我很推薦黑皂,尤其在高溫的夏天,
因為它洗淨力強,肯定會帶給你清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