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年期間跟老友A聯絡,A說為了女兒的婚事心煩,不是對象不好,是A不希望女兒結婚。

 

我有點聽不懂,她女兒再過幾年就四十了,
A在擔心什麼?

 

薰衣草.jpg

 

 

A說:「那我老了怎麼辦?」

我說:「你有老公、兒子、有退休金,
耳聰目明身體好,什麼叫怎麼辦?」

 



原來A希望老年有女兒在身邊,
不管是平日有女兒照顧,
或是出國也有伴。
每月也會拿錢孝敬A。

 



我說,網路上不是一堆文章,講一些高年級女性很棒,

她們自己一個人出國、過自己的日子,
不管是離婚,或是孩子大了,
都把自己的日子過得很精彩啊?

 

A不屑的說:

「那些都是老公、孩子不理她啦!
所以她只好自己過,

那些都是可憐的孤單老人(台語)。」


 

我忍不住,反問A:

「孩子是應該孝敬父母沒錯,
但我覺得,
自己的養老金、老年生活都應該自己規劃,

而不是全丟給孩子,
要他們為我們負責。


好,如果女兒不結婚,一輩子都照顧你,
等你走了,女兒也老了,

到時也是老人家的她,
一輩子的錢、時間都花在你身上,
她沒有養老金、沒有家庭、沒有朋友,
她孤單一人,
你叫她怎麼辦?」

 

A先是楞了一下,

然後馬上說:
「那我到時把房子留給她,總行吧!」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

如果換成是你,給你房子,重心全放在照顧父母,

你願意沒有家庭、沒有老公孩子,沒有社交圈、沒有養老金嗎?

就一個人終老嗎?

 

 


我大驚,

原來A的觀念中,不管作什麼事,
一定要有家人相伴,
要不然就是「孤單老人」!
跟團如果只有A一人,A說自己就是「孤單老人」。
(但A年輕時,可是一個人跟團,到各國趴趴走!)
A根本不去社大等機構上課認識新朋友,
出國一定要家人陪著跟團。

對A而言,何必認識什麼新朋友?

家人就是全世界!
A平日也不跟我們這些老朋友講電話聯絡,
家人就是她的社交圈,
家人要解決A的所有問題。

正因為不去接觸社會,才會越來越孤僻、跟社會脫節。

我覺得A的「依附關係」有問題。



 

原來像我們這種獨立自主、過自己的日子、自己一個人出國的人,

在A看來是「孤單老人」?

真是躺著也中槍!
不過反正我從二十多歲起,
就自己自助出國,跑遍全世界,

早就是「孤單青年」,沒差啦,哈哈哈!


 

我嘆氣,

一堆文章都教人要怎樣規劃退休生活,
政府相關單位也是廣增社大、老人學習中心,
但都沒有指出核心問題「怎樣在老年時,有安全感」?
 

 

年輕時,
曾有朋友跟我說,

父母不希望她結婚,

一直給她洗腦說,男人不是好東西。

她離婚後,父母很開心,

要她回家住,還一直說「你就跟爸媽一起住到老」,

其實就是把她當「養老的工具人」,

家中明明還有哥哥弟弟。


 

以前高中老師也提醒過大家,「不要嫁孤兒寡母」,

因為這種婆婆控制慾很強。

結果現在一堆不是孤兒寡母,
教育程度高、有退休金的高年級女性,

卻沒有比我們上一代的父母開明。

我很感嘆,
當年這些女子是吃過雙親偏心的虧,

為何自己老了,當起長輩,也一樣自私?
想把孩子綁在身邊?


 

我真想問A:
「你是吃過這種苦的,

為何老了,變得跟你爸媽一樣自私?」
 

 


還有,因為少子化,
再下一代,親子關係會變成如何?
綁得住嗎?還是「依附關係」會更嚴重?
 

 


我想起社區的多位鄰居妹妹,也是孝順女兒,
也曾要我帶她們七八十歲的媽媽出去走走、逛逛,

但我邀請過多次,這些媽媽根本不想出門。



 

以前上蔣勳老師的課時,他說過,

自然界的植物,總希望自己的種子飛得越遠越好,

最好下一代能在全世界的各角落扎根、開花結果。
讓生命生生不息。

只有人類會自私,希望把孩子留在身邊。

 

雖然我單身沒孩子,也希望年輕一代比我們好。

如果你的父母跟A一樣,
我建議你,該幹嘛就幹嘛,

不要為了長輩的情緒勒索,放棄自己的大好人生。

世界很大,
父母的情緒及問題,請留給他們自己處理,
每個人都要為自己負責。

 

相關閱讀
★如果只能活到七十,你現在會做什麼—《七十歲死亡法案,通過》

 

*《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》—從毒性家庭中,如何自我療癒

 

⭑為什麼戀愛總是不成功?如何找對伴侶?如何改善親密關係—《依附》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afe25 的頭像
    cafe25

    花。 酒 。 香

    cafe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