興沖沖地買了這本書,看完總覺得抓不到重點,想半天才發現:對了!因為我沒看到這些受訪者是怎麼使用Evernote做分類的電腦畫面!(照片太小,看不清楚)光用文字描述,還是很抽象。
幾年前就翻閱過作者出版一系列如何使用Evernote的書
但是我總是看不懂
後來好奇地申請了帳號,親自一試,
才真正瞭解Evernote的奧妙(以前覺得這不過就是另一種「書籤」),
才看懂作者真正想表達的意思。
這是國內電腦教育書籍常見的現象,
通常理工背景出身的作者,
寫出來的文字會讓一般人有隔閡感。
像上次我讓七十老父看LINE的官網說明,
他看了就直說「這不是中文!」
我建議,台灣出版業者在出版電腦使用書籍時,
請文字編輯潤一下稿,(對,我知道又要花錢)
會更具可讀性,
行銷會更成功。
像是美國的網站說明文字,
都很口語化,
就算不懂電腦的人,也看得懂。
還是要稱讚一下,
作者在本書中的文字描述,
比他之前幾本書要淺顯易懂,有大大進步。
這也是我會購買本書的原因:因為有看懂。
全書中,我最喜歡作者「電腦玩物站長」的分享文
因為有講清楚他如何操作,
尤其是「行動、構思、封存」三層格式,
從創意到行動實踐,
非常好!我從來都沒想過可以「加上行動」!
書中每個達人分享的,都偏重在鑽研自己的那個專業,
我自己是希望有跨領域的整合
除了多面向學習,
「如何整合」才是大難處
希望Evernote能祝我一臂之力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