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是農民,從耕種、採收植物,到研發、製作包裝上市,都一手包辦。我建議她:到了這年紀,體力有限,還不如專注在研發上。她堅持一定要親力親為,才能掌握到當期農作物的特性。
我說,既然如此,那可以調整時間比例啊!
例如,在農地30%,產品發想、後期製作70%,
畢竟我們年紀大了,不保留一點體力,往後的路怎麼走?
會講別人,我發現自己也好不到哪去
年過半百,體力、時間、眼力都有限,
必須重新思考
以寫blog為例,我定位在哪?
既然我不是為了「人氣」,
只是想記下自己的心得,加上預防失智的大腦訓練(寫作可以鍛練組織能力)
日後回顧時,還可以提醒自己
這我很有經驗,之前一場大病,病中我看往日的blog,
覺得字字句句都充滿安慰,發現自己的文字原來很溫柔啊!
就選一個讓自己最舒服的定位
以前年輕時,還會想寫下失敗的生活體驗,供別人參考,不要走冤枉路
如今想想,這根本是「妄念」
要看,別人寧可去看「網紅」的,因為他們有影響力
我根本不用瞎操心
一些商品、閱讀或戲劇心得文,
在用字遣詞上,我都力求四平八穩,跟總統府發言人一樣,
我不敢寫負面評價,怕得罪人
寫好評,商品被注意,業者賺錢,我卻沒得到好處
就像那句台語俗諺「有功無賞、打破要賠」啊!
寫blog十年了,
我自然清楚網路的特性,在於「免費索取」「知識或經驗」
只是台灣社會包容性還不夠,
有些人對不同的聲音,馬上會加以攻擊
讓寫的人(我,還有很多各領域的高手們)越寫越保守
總歸一句:回到自己
為了自己,會繼續寫,
但有些內容未必會選擇「公開po文」
自然不會放在FB粉專即時通知了
全站熱搜